4月28日,法学院邀请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白帆,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正华在学院五楼大模拟法庭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讲座,讲座由学院王晓君老师主持。

白帆以“社会发展中的著作权法”为题,通过身边的实用艺术作品探讨了作品的独创性标准,分享了酒店放映、附带使用、网络直播等三种场景下的著作权侵权判定,详细阐述了AIGC的可版权性问题,强调了知识产权对社会生活、文化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双向互动影响以及支撑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陈正华以“法律经济学、人工智能与法律实务”为题,从法律经济学与法律实务、人工智能与法律实务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了人工智能与学习生活的联系。他指出,法律经济学和人工智能的融入,正重新塑造法律职业的图景。人工智能已成为法律人重要的工具,使律师和法官“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高层次的分析和判断,这也恰恰是法律职业不可被取代的核心价值。

讲座后,白帆法官和陈正华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嘉宾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潘善斌教授进行了分享交流。王晓君老师代表贵州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工作站为白帆法官和陈正华老师颁发了专家聘书并合影留念。


此次讲座也是法学院教学实践周系列活动之一,通过讲座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产权法以及人工智能与法律实务的理解,同学表示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感受到了法律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一审一核:王晓君
二审二核:欧秀松 余 华
三审三核:梅应贤 潘 弘